请输入关键字
献身科学 勇于创新——北京大学王选先生档案小记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其研究成果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奖。王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20多项重大奖项。


2003年起,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和王选院士夫人陈堃銶教授陆续向北京大学档案馆捐赠了王选著作、获奖证书及奖章、照片、电子文档和其他珍贵的实物材料等共计118卷(件)。在这批珍贵的档案中,不乏王选1989年“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证书及金质奖章、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证书及银质奖章、200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证书及银质奖章、2009年“时代领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证书及金质奖章等具有重要纪念价值的珍藏。

王选先生部分证书及奖章档案

王选先生取得的伟大成就及诸多荣誉看似光鲜亮丽,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信息时代汉字印刷的难题,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的王选决定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王选顶住了社会上诸如“天方夜谭”、“梦想一步登天”、“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等流言蜚语的无端讽刺;放弃了几乎所有节假日,每天上午班、下午班、夜班三班倒,以超乎常人的定力和耐力,力克重重难关,最终一鸣惊人。王选后来接受采访时说:“1975年到1993年这18年中,我一直有种‘逆潮流而上’的感觉,这个过程是九死一生的,哪怕松一口气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功。”1993年之后,王选先生毅然决定退出科研一线,全力支持和培养年轻一代,帮助它们创造更多的新思想和新成果。他还以“科技顶天,市场立地”的理念,带领年轻的科研团队积极推进激光照排技术的商品化。这些成果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新的技术革新,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并为信息时代汉字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王选先生身上这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操和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提携后学为己任,甘为人梯、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在当下无疑仍具备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先生虽已驾鹤西行渐行渐远,但王选精神势必如同上述王选先生珍贵的实物档案以及其他北京大学获赠的王选先生档案一样长存不灭,它们时刻提醒我们新时代的劳动者,要向王选先生学习,把他和他代表的那一批劳动者的精神落实到我们自身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甘于坐冷板凳,面对压力和寂寞,时刻保持内心的笃定和对本职工作的信心,在伟大祖国的强有力支持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