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因时制宜促改革,循序渐进获硕果——北大本科教育改革“元培”计划

1898年,京师大学堂脱胎于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完善学科设置、延聘各类学者等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开创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在1925年北京大学建校27周年纪念文章《我观北大》中,鲁迅先生写道: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大生而自带改革基因,并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常为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体制转型,高校专业招生计划已经失去计划经济基础。1988年,北大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教学改革方针。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之际,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这就是“985工程”的由来,为北京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正式启动,并以此为契机成立了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开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尤其是北大长期教育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半的反复论证,2001年5月学校启动了以蔡元培先生名字命名的本科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元”,《尔雅》中意为“始也”。“元培”,“培养人才之起始”。取“元培”之名,既有“开端”之意,又寓意了对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敬意和对北大精神的传承。

该计划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 加强和拓宽学生专业基础;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的教学计划内,实行自由选课学分制和自由选择专业制度。为积极稳妥地实践这一教育理念,学校决定成立元培计划实验班,实验班于2001年秋正式成立并招生。2001年9月20日学校正式发文《关于实施本科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的决定》(校发 [2001]144号)(见附件),公布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元培”计划。这一历史时刻成为北大改革道路上又一个里程碑。同时,该计划在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成为国内率先开展通识教育改革和探索的先锋。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特点,而元培计划在实施之初就强调“通选课是实现元培计划的重要基础和必须条件”,给学生们充分的“自由”,自由选课、自由选专业,实行弹性学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在3-6年完成学业。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地自主探索,从而逐步了解自己、了解大学学习特点,进而做出相应的选择。元培生李雨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是元培学院2013级本科生,PPE(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被誉为人文社科类最顶尖的专业之一)方向,在北京大学119周年校庆纪念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毕业后工作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三江源地区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社区发展工作,入选第三批中国罗德学者,于201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和管理方向的硕士学位。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通识教育对于基础理论学习、科学思维方法锻炼、广阔视野的培养、跨学科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的重要性和无限可能性。她自己也在元培学院院友采访中坦言:“越学越发现来自PPE的帮助非常大,……哲学课程讨论的并不是怎么做自然保护,而是更形而上的和哲学有关系,到底什么是自然……从中我就发现PPE学习其实是和自然保护无缝衔接的。”

自2001年至今,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圳特区”和北大通识教育改革的实验点,元培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元培”计划于2007年发展为元培学院,标志着北大通识教育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化,招生规模从一届几十人发展到逾两百人,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各界认可;2009年元培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为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将改革推向纵深,逐步构建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计划,改革教学体系,设置面向未来的交叉学科专业,实践全方位的高水平导师制度,搭建宽广的国际交流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

元培的精彩还在继续,其影响已遍及全校甚至国内诸多高校,引领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如今“元培”模式故事开始的那份校发 [2001]144号文件已在北京大学档案馆永久保存,馆藏档号为1GL0462001-0001。它见证着北大人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砥砺前行,也将成为不同时代北大人前赴后继探索育人规律的又一份原始记录,是北大人扬帆起航续写美好未来的开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绝美侧影!


参考文献:

[1]【回眸40年:《人民日报》看北大】1980:蔡元培与北京大学https://yuanpei.pku.edu.cn/gyxy/ypsy/311559.htm

[2] 刘静.蔡元培:教授治校的先行者[J].档案记忆,2018(08):35-37.

[3] 北京大学简介:https://www.pku.edu.cn/about/bdjj/index.htm

[4] 金顶兵.中国制度环境下本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的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9):88-93.

[5] 元培学院简介 https://yuanpei.pku.edu.cn/gyxy/xyjj/index.htm

[6] 许智宏评北大教改 淡化专业、分流培养有实效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12/18/content_5463832.htm

[7]【人民日报】:北大“元培计划”,培养拔尖人才https://yuanpei.pku.edu.cn/gyxy/ypsy/16786.htm

[8] 宋鑫、苏彦捷.北大元培学院通识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1):68-70.

[9]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高等理科教育[J],2010(2).

[10]李雨晗:从PPE到自然保护 https://yuanpei.pku.edu.cn/yyxg/yydt/313269.htm

[11]冯倩倩、曹宇、邱小立.从通选课到通识教育核心课——北京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6(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