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兰台系列讲座第二十五讲“冀由学术研究,增强抗战力量:抗战期间的清华大学科学研究”举行
2025.10.22

  2025年9月12日下午,档案馆兰台系列讲座第二十五讲在校史馆一层序厅举行。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作题为“冀由学术研究,增强抗战力量:抗战期间的清华大学科学研究”的主题分享与交流。北京大学直属单位党委书记董晓华,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馆长王利伟,北京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副馆长贾永刚、校史馆研究员杨琥等校内外领导专家及师生校友参加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长余浚主持。

金富军主讲

  金富军运用丰富的史料,从抗战时期清华大学致力于研究事业、均衡发展学科、构建国际化学术生态、研究实用科学供国家需要、冀由学术研究增强抗战力量等方面展开分享。

  金富军指出,清华大学提倡学术独立,重视科学研究,努力营造良好开放的学术生态和学术网络。陈寅恪先生强调“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亦希望清华“不徒限于有效之教学,且当致力于研究事业之提倡”。清华大学推动学科均衡发展,坚持理工文法并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兼顾,促进了各领域学术的长足发展。同时,清华大学“努力负起与国外学术界沟通之使命”,曾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冯·卡门、波尔等国际一流高校与学者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与交流,构建起了国际化学术生态。

  抗战全面爆发后,清华大学更加重视实用科学的研究,提出了以学术研究增强抗战力量的方针。顾毓琇教授认为:“利用工程的智识和方法来帮助国家解决国防和民生问题,便是我们工程师的天职。”秉持着经世致用的思想,清华大学在国防与民生工程建设、军事装备研制、中文科学教材编写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等诸多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通过学术研究为抗日战争贡献了力量。

  金富军认为,清华大学在抗战时期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坚持文理平衡、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方针,努力构建起良好的学术生态,在实践中推进所校分离、所系分离,开展有组织科研,并始终秉持着淑世情怀与公共精神,在抗日战争与民族解放的浪潮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合影留念

  余浚感谢金富军以丰富的档案史料分享了抗战期间的清华大学科学研究情况,并表示,档案馆将继续借助兰台系列讲座为学术分享与交流提供良好平台,期待兰台系列讲座能在资深教授与青年学者的共同推动下展现出新气象。